www.shyjk.net
做CT扫描时如何减少辐射暴露
何飞
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
【发表证书】在医疗诊断领域,CT 扫描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检查手段,能够为医生提供清晰、精准的人体内部影像,助力疾病的诊断与治疗。然而,由于其利用的是 X 射线成像,辐射问题也备受人们关注。了解如何在做 CT 扫描时减少辐射暴露,既能充分利用这一先进的检查技术,又能保障人们的健康安全。
一、了解 CT 辐射基础知识
CT 扫描运用 X 射线穿透人体,不同组织对 X 射线吸收、散射程度不同,探测器接收这些信息后经计算机处理生成图像。辐射剂量通常以毫西弗(mSv)为单位衡量,一次常规胸部 CT 扫描辐射剂量大约在 2 - 7 mSv 之间,虽然单次在安全范围,但累积效应仍需警惕。
人体对辐射有一定耐受和修复能力,但过量辐射可能损伤细胞 DNA,增加患癌风险等。值得庆幸的是,现代医学在追求精准诊断的同时,不断优化 CT 技术降低辐射剂量,如迭代重建算法,能在保证图像质量前提下减少辐射 30% - 50% 甚至更多,让患者受益。
二、设备与技术层面的防护
选择低剂量 CT 扫描模式
如今,许多医院都配备了先进的 CT 设备,提供低剂量扫描选项。像肺部低剂量螺旋 CT 用于肺癌筛查,针对无症状高危人群,辐射剂量相比常规胸部 CT 大幅降低,仅约 1 - 2 mSv,却能有效发现早期微小肺结节,达到早诊早治目的,又能将辐射危害控制到最小。
优化扫描参数
放射技师依据患者年龄、体型、检查部位精细调整扫描参数。儿童身体尚在发育,辐射敏感性高,扫描时可降低管电压、电流,在满足诊断清晰度要求下,尽量减少辐射剂量输出。例如,给婴幼儿做头颅 CT,适度降低参数后,图像质量仍可满足判断颅内有无出血、占位等病变需求,又保障了孩子健康。对于体型瘦小患者亦同理,避免过度曝光。
三、患者自身准备要点
去除不必要金属物品
检查前,务必按要求去除扫描部位附近金属物件,如项链、耳环、假牙、带有金属扣的衣物腰带等。金属易在 CT 图像上形成伪影,干扰医生对病变判断,还可能导致局部散射线的增强,增加辐射暴露区域。以颈部 CT 为例,若佩戴项链,不仅项链影像会遮挡颈部组织,其周围散射射线还会让甲状腺等敏感部位多受辐射,取下首饰可规避此类风险。
配合医生摆位
正确摆位至关重要,患者需严格听从医生或技师指令,保持静止、舒适体位。若检查过程中身体移动,图像出现伪影,为获取清晰影像可能需重复扫描,无形中也增加了辐射剂量。比如腹部 CT,要求患者双臂上举、平静呼吸后屏气,确保肝脏、胰腺、肠道等脏器在扫描瞬间处于固定位置,一次扫描清晰成像,减少不必要重复照射。
四、特殊人群的额外防护
孕妇的谨慎抉择
孕期是特殊阶段,胎儿对辐射高度敏感。若非危及生命紧急状况,孕早期(前三个月)尽量避免 CT 扫描,此阶段胎儿器官正处于分化关键期,辐射易致畸。若孕期因外伤、急腹症等必须检查,医生会权衡利弊,采用腹部铅围裙等防护,尽量缩小扫描范围,精准定位感兴趣区域,最大程度保护胎儿,同时利用低剂量模式减少辐射。
儿童的精细呵护
儿童不是成人 “缩小版”,身体组织器官辐射敏感性、代谢特点与成人不同。除上述调整扫描参数外,检查时家长应安抚孩子情绪,减少因恐惧、哭闹致体位变动。必要时,医院有专业镇静措施辅助,确保孩子安静配合,快速、顺利完成扫描,缩短辐射暴露时间,守护孩子成长。
五、检查后的注意事项
增加营养摄入
CT 扫描后,身体受到一定辐射,虽剂量有限,但适当增加营养有助于细胞修复。多摄入富含抗氧化物质食物,如新鲜蔬果(蓝莓、西兰花、橙子等)、坚果(核桃、杏仁),其富含维生素 C、E 和硒等营养素,能对抗辐射产生的自由基,减轻细胞氧化损伤,助力身体恢复。
定期健康监测
对于短期内多次接受 CT 扫描或累积辐射剂量较高者,按医嘱定期体检,关注血常规、甲状腺功能等指标变化。例如长期从事介入放射工作医护人员,每年体检监测辐射相关健康指标,普通患者若因复杂病情频繁检查,类似监测可早期发现潜在健康隐患,及时干预。
总之,做 CT 扫描时减少辐射暴露需要医患共同努力。从了解辐射知识做起,医院运用先进技术、优化检查流程,患者做好自身准备、配合检查,特殊人群特殊防护,检查后妥善调养,全方位保障健康,让 CT 扫描在医疗服务中发挥最大能效且将风险降至最低。面对 CT 检查,不要因辐射顾虑而延误病情,以科学姿态拥抱精准医疗。
热点资讯